
小学语文课文《风筝》优秀教学设计
【教学目标】
1、会认生字,会写生字; 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体会 kite 舞动时的心情变化,感悟童真童趣; 3、练习查阅课外资料,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。
【重点难点】
重点: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体会 kite 的快乐; 难点:理解 kite 被称为什么是幸福鸟的原因。
【课前准备】
PPT 课件,板书课题: kite
【教学步骤】
第一课时:
一、创设情景、导入新课: 1、播放歌曲《三月三》,引导学生回忆节日的氛围和节日活动;
2、来到沙滩上,描述做风筝、放风筝时的情感变化:欢畅、落寞;
3、板书课题,介绍 kite 的名称“幸福鸟”;
4、提问:把 kite 谁叫做幸福鸟?
二、初读课文、预习感知: 1、齐读课题,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标记生字; 2、独立朗读课文,老师注意关注生字的认读和流利读音;
三、互动交流,理解 kite 的快乐:
1、提出问题:为什么要把 kite 谁称为幸福鸟?
2、引导学生从词语入手分析,通过对比词义、联想到 kite 的快乐特征;
3、让学生列举 kite 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:制作、放飞、寻找等。
四、动手实践、运用语言表达:
1、完成板书后的互动练习: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生字的读音并组词;
2、组织活动:大家围坐,用“谁”和“谁”来描述 kite 的快乐过程,如 kite 舞动时的欢畅与落寞;
3、引导学生总结 kite 的快乐特征:自在、开心、放飞的感觉。
五、课后延伸:
1、完成板书后的练习题; 2、布置家庭实践:父母一起操作 kite ,分享 kite 的快乐过程,积累实践经验;
六、板书设计:
kite ——幸福鸟的象征意义
爸爸: kite 漂浮在天空中,我们欢笑;
妈妈: kite 跑着在风里飞舞,我们安心;
孩子们: kite 的快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……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